一个由莫纳什大学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取得了重要的发现,他们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机制,能够引发代谢性疾病,如肥胖、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T2D)。
在这项涵盖临床前和人体研究的工作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肠道内会生成一种名为“C16神经酰胺”的有毒脂质,并通过淋巴系统排出,这是对高饱和脂肪饮食的反应。
一旦进入体内,C16神经酰胺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甚至被视为多种代谢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这一发现揭示了在高脂肪饮食的刺激下,人体如何从肠道生成和运输脂质,为药物开发者提供了新的靶点,以便在有毒脂质有机会离开肠道并对肝脏等代谢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之前进行干预。
蒙纳士制药科学研究所(MIPS)的资深作者兼研究员萨拉·特平-诺兰博士表示,团队对这一新发现的潜在影响感到兴奋。
“神经酰胺是一个蜡质脂质分子家族,C16神经酰胺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与脂肪肝和T2D直接相关,”特平-诺伦博士指出。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当肠道中的脂肪增加时,人体内这种有毒脂质的水平也会上升,从而使得更多的C16神经酰胺通过淋巴系统运输到肝脏等代谢器官。
特平-诺兰博士总结道:“这一发现为研究针对C16神经酰胺的新药提供了重要依据,旨在阻止C16神经酰胺离开肠道,进而发展成代谢疾病,如肥胖、T2D或代谢相关的脂肪肝。”
该研究的共同资深作者、MIPS细胞和分子代谢实验室负责人Mark Febbraio教授表示,研究团队还发现了多种新的脂质物种。
“通过筛选来自肠道的脂质,我们发现了比以往已知的更多脂质种类。所有这些‘表现’都与预期一致,当然,除了代谢有害的C16神经酰胺,它在老鼠和人类的高脂肪饮食中都有所增加,”Febbraio教授说。
“我们相信,这一令人振奋的新发现支持了一个更新的模型,阐明了人体如何在高脂肪饮食中通过淋巴系统从肠道生成和运输脂质。”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探讨这些有毒脂肪的确切去向,以及针对肠道产生的脂质的新药是否能够减少代谢器官(包括肝脏)的脂质积累,从而治疗肥胖和代谢相关的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著名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本文来自作者[若蕊]投稿,不代表教外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sgkaplan.com.cn/jyfx/202507-100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教外号的签约作者“若蕊”!
希望本篇文章《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与重要代谢生物标志物存在关联》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教外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一个由莫纳什大学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取得了重要的发现,他们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机制,能够引发代谢性疾病,如肥胖、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T2D)。...